第三方檢測未來將在食藥行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方檢測力量崛起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未來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將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同2010年相比,未來全國將新增監測網點2526個,監測樣本量將擴大到287萬個/年。據此推算,預計將多拉動食品檢測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50%。
隨著社會力量的介入,第三方食品安全監管正在扮演重要角色。據了解,中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據不*統計,2010年,中國檢測市場規模在650億元人民幣左右,2012年增長到約900億元人民幣。截至2013年底,中國從事食品、農產品檢測的實驗室總數有6000多家,其中,獲得國家計量認證、可以對外提供檢測服務的實驗室有5000多家,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其中食品安全檢測占據了不小份額。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農業部為主體負責的我國縣級農產品檢測機構建設已在全國進行大半,這些檢測站基本上可完成包括農殘、重金屬、非法添加、營養成分等大部分食品農產品常規定量檢測。這些新建機構將同當地原有的食品檢測結合,將基本解決全國大部分縣級食藥安全檢測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工程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目前國內政府公信力下降,同時監管力量不足。這時,作為機制上獨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就為公眾對食品安全知情做了很好的彌補。
從國家到地方 第三方檢測得到重視
11月19日,國家食品安全(橫琴)創新工程在橫琴正式啟動,該工程將重點打造國家食品安全創新中心、第三方檢驗檢測中心、國家食品安全云服務平臺、以基金為基礎的食品安全金融服務平臺、國家食品安全電子商務園,建立世界*的食品安全產業示范和推廣體系。
這一項目的啟動,再一次表明了國家對食藥安全嚴管的決心,也昭示著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第三方檢測維護食藥安全的意義,讓第三方檢驗機構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
10月11日,福建省政府、省政協召開《關于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在食品監管中作用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座談會。針對調研組提出的建議,該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負責人在座談會上表示,將積極推動由省食安辦牽頭,有計劃地開放本省檢驗檢測市場,鼓勵并支持第三方檢驗機構參與,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政府購買食品檢驗服務的遴選辦法、招標細則,保證zui大限度地引進第三方檢驗機構公開、公正地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競爭,逐步加大向第三方食品檢驗機構購買服務的比例,讓第三方食品檢驗機構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
10月底,經山東省政府同意,該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確定了山東省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目標,到2015年年底,初步形成以省級檢驗檢測機構為,市級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縣級檢驗檢測機構為基礎,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為補充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為“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協調統一、運轉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奠定基礎。
發展有阻礙 未來亟需“對癥下藥"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規劃,加快縣鄉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加強基層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提高一線監管執法隊伍技術水平。"這意味著,由政府主導的農檢、食檢機構建設力度會進一步加強。因此有觀點認為,短時間內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食品安全領域的難度仍然不小。
來自北京市食品檢驗機構的劉偉表示,“政策性文件表明了國家的態度:支持社會力量加入食品檢驗服務行業,給予他們發展的政策空間。"但在劉偉看來,“目前除了實力比較雄厚的大公司,國內大多數檢測公司對接受政府購買服務還是有所顧慮。"業內人士解釋說,因為對于企業來說,首先要考慮投資風險,食品安全檢測與其他產品檢測不同,項目多投入大,進行檢測的儀器設備就要占用大量資金,個人或企業投資建設食品檢驗實驗室,可能會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此外,結構分散、規模過小、化程度不高等也成為檢驗檢測機構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指出,“檢驗檢測機構必須適應三個趨勢:一是檢驗檢測機構的規?;?,二是檢測業務的市場化,三是檢驗檢測標準的化。"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宋桂蘭提到第三方檢測機構“化"的問題時說,在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便利貿易的發展成為共識。各國政府充分利用檢測機構認可的結果也是必然趨勢,因此,中國的檢測機構理應有所準備。
“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發展時期,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整合,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以及正在推進的事業單位改革,都將對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未來,第三方產業的成長空間巨大。"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魏傳忠說。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中國產品的升級換代和產業轉型,以及品牌樹立的需求,設計和營造建立自愿性產品認證也有很大發展空間。檢測背后的技術力量更加重要,比如食品檢測,看上去已經飽和了,但在食品的明示符合性、功能符合性、對人體的潛在危害檢測、研究和評價等方面都還有著相當大的空間。
電話
微信掃一掃